【来源】2019春季联考-判断推理大题库第136题、2019年0420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1题、2019年0420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92题、2019年0420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98题、2019年0420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97题、2019年0420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79题、2019年0420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96题、2019年0420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网友回忆版)第100题、2019年0420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2题
【题型】单选题
【试题ID】40052352
103、某国际古生物学研究团队最新报告称,在2.8亿年前生活在南非的正南龟是现代乌龟的祖先,它们是在二叠纪至三叠纪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的。当时,为了躲避严酷的自然环境,它们努力地向下挖洞,同时为保证前肢的挖掘动作足够有力,身体需要一个稳定的支撑,从而导致了肋骨不断加宽。由此可知,乌龟有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只不过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向地下挖洞。
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现代乌龟继承了正南龟善于挖洞的某些习性
B.只有挖洞才能从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中幸存
C.龟壳是由乌龟的肋骨逐渐加宽后进化而来的
D.正南龟前肢足够有力因而并不需要龟壳保护
【答案】C
【正确率】51%
【答题次数】2263次
【三级知识点】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加强论证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乌龟有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只不过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向地下挖洞。
论据:①某国际古生物学研究团队最新报告称,在2.8亿年前生活在南非的正南龟是现代乌龟的祖先,它们是在二叠纪至三叠纪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的。②当时,为了躲避严酷的自然环境,它们努力向地下挖洞,同时为保证前肢的挖掘动作足够有力,身体需要一个稳定的支撑,从而导致了肋骨不断加宽。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现代乌龟继承了正南龟善于挖洞的某些习性”,强调乌龟挖洞的习性,不能推出乌龟壳的来源,乌龟壳的作用。故与论点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只有挖洞才能从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中幸存”,强调挖洞可以从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幸存,但是与乌龟壳是如何进化来的,以及乌龟壳的作用无关。故与论点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建立联系。“龟壳是由乌龟的肋骨逐渐加宽后进化而来的”,题干中论据部分提到正南龟为了挖洞导致了肋骨不断加宽,论点提到“乌龟有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只不过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向地下挖洞”。在肋骨加宽与乌龟有壳之间建立了联系,具有加强作用,当选。
D项:增加论据。“正南龟前肢足够有力因而并不需要龟壳保护”,增加了一个新论据,肯定了论点“乌龟有壳不是为了保护”,具有加强作用,但增加论据不是前提,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来源】2019春季联考-判断推理大题库第137题、2019年0420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2题、2019年0420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0题、2019年0420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以上)(网友回忆版)第114题、2019年0420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0题、2019年0420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83题、2019年0420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5题、2019年0420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网友回忆版)第99题、2019年0420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3题
【题型】单选题
【试题ID】40052357
104、自制力不仅关乎自我控制,还包括排除不相关刺激的干扰和坚持完成相关任务(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任务)的能力。自制力是稳定不变的,还是会被消耗的,学界各派的看法不一。心理学家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让他们同场解决难题。一组解题时只能吃萝卜,另一组还可以吃饼干。结果只吃萝卜的这组坚持时间更短,因为他们在抵制饼干的诱惑的同时,消耗了自制力。他们由此得出结论:人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自制力下降。
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实验对象对解决难题的兴趣不完全相同
B.饼干和萝卜对实验对象的诱惑力不相同
C.饼干和萝卜补充人体能量的效果不相同
D.两组实验对象抗干扰的能力不完全相同
【答案】B
【正确率】72%
【答题次数】2527次
【三级知识点】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加强论证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人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自制力下降。
论据:心理学家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让他们同场解决难题。一组解题时只能吃萝卜,另一组还可以吃饼干。结果只吃萝卜的这组坚持时间更短,因为他们在抵制饼干的诱惑的同时,消耗了自制力。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否定论据。实验对象对解决难题的兴趣不完全相同,说明实验对象有差异,具有削弱作用。
B项:补充前提。可用“否定代入法”,如果饼干和萝卜对实验对象的诱惑力相同,就不需要抵制饼干诱惑,题干结论也就无法得出来,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C项:无关选项。饼干和萝卜补充人体能量的效果不相同,与自制力若过度使用,会导致自制力下降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否定论据。两组实验对象抗干扰的能力不完全相同,说明实验对象有差异,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