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因”“问题”和“具体表现”的疑难点
申论考试中,无论国考还是联考,阅读理解能力是百分百会考察的要素,“阅读理解能力”具体指: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但是在实际考试中,这个最简单的模块往往会被大家忽略,甚至可能成为最容易丢分的一类题目,为啥呢?因为大家往往不知道问题问的是什么,尤其分不清“原因”“问题”和“具体表现”到底有什么区别。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这几个要素要如何区分。
二、“原因”“问题”和“具体表现”的具体内涵
申论中所讲的“材料要素”是指围绕着材料主题而展开的基本元素。通常包括六大基本要素(原因、成绩、问题、意义、危害、对策)和三大衍生要素(启示、争议、特点),其中成绩和问题可以统称为“表现”,也是我们常说的“现状”,而意义和危害则可以统称为“影响”。
在申论阅读中,我们往往比较难区分“原因”要素和“问题”要素,同时,“具体表现”这样的描述也经常出现在题目当中来混淆大家的思路。所以在这里我们就来梳理一下申论材料中的原因、问题和具体表现等相关概念。
首先,申论材料中的原因指的是导致客观事实产生的过往性因素。
例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社会成员造成了各种压力,从而较易引发心理问题。当今青年由于出生和成长在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当中,所以,心理承受力便显得相对较弱,而这一点又会成为导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
申论材料中的问题则指客观存在的、会对社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的客观事实。
例如:在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大肆填海造地发展工业经济,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海洋污染,很多靠近陆地的水域里已经没有生物活动。整个日本的近海海域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严重工业污染,尽管后来政府立法要求工厂和城市限制排污,情况得到了一些缓解,但要恢复到以前的情况非常困难。
那么具体表现又指什么呢?这就是对现状的又一表述,即成绩或问题的具体呈现,或者说是成绩或问题的具体化。例如:小李很聪明。小李聪明的具体表现是:这些文件看一遍就能背过,简直是过目不忘。又如:这对父母对孩子太宠溺了。具体表现是:出去都舍不得孩子走着,只会抱着或者背着。
三、“原因”“问题”和“具体表现”的具体关系
我们在读申论材料时,一定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注重灵活。
原因是过往性因素,在有些情况下,原因就是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小明不好好学习,导致他没有考上大学。这里“不好好学习”是问题,但也是导致“没有考上大学”这个问题的原因;如果题干中要求“概括问题的具体表现”,那么当我们把问题概括出来之后,还需要从材料中去寻找其具体是如何呈现的。
我们就以2014年地市级的概括类试题为例,题目是:请指出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具体表现。对于这种题型的作答,先把“问题”梳理出来,而所谓的“问题的具体表现”,无非是问题的呈现形式而已,那么显然,材料中谈到的“‘现在感’过于强大”即是“问题”,而该段落的其它内容,无非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的具体展开而已。而如果我们把题目改一下,改成:“请总结导致转型期青年人心理问题的原因”,那么那些“使得青年对国家历史的知识量很少、青年难以形成相关历史意识”即是“问题”,“‘现在感’过于强大”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四、小结
在我们作答申论时,如果题目中出现了概括或分析“问题”时,一方面我们要找消极词汇,另一方面我们在材料中寻找答案时往往也要注意“原因”要素,因为原因也是深层次的问题。而遇到“具体表现”,则注意相关要素的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