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概念被首度提出时,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融合互联网的力量。“互联网+农业”不仅可以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也可以实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目标。有鉴于此,推动“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契机。
以完善设施之举,融合“互联网+农业”,实现扭亏为盈。孔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在描述我国城乡农业设施方面非常合适。当前我国农村的网络设施发展存在很大短板,运营中心和服务站设施等严重不足。其原因在于:一是对农村基础设施重视力度不足;二是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存在问题。农村设施的不足会影响现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也让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显出乏力。对此,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农村实际需求配置设施;出台相应政策保证互联网设施在农村实现普及,最终实现“互联网+农业”的深度融合,需要设施补位。
以投入人才之策,融合“互联网+农业”,保证积蓄能量。著名的木桶原理讲述这样一则道理:木桶的最短板决定了木桶的容量,这个道理仍然使用至今。在“互联网”发展的当下,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线上和线下的开展也在于没有人才而受到影响。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人才结构城乡失衡,以及人才在前置培养性不足,最终导致发展乏力。久而久之不仅会制约现在农业的快速发展,更会阻碍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有鉴于此,要推进“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需要调整人才分布结构,对人才有针对性的培养,保证在互联网和现代农业中后继有人。
以扭转观念之计,融合“互联网+农业”,助力多点开花。固有观念在影响“互联网+农业”融合的例子不在少数,以水产养殖业为例:我国在2002年我就就开始尝试采用电子设备监测水产养殖活动,但至今为止也没有打开国内市场。当地养殖户仍然秉持经验主义进行发展养殖业,让科技的存在诸多的推广难题。这说明在农业发展上传统和固有的观念制约了“互联网+农业”融合的发展。要扭转观念需要一是进行宣传和推广,让农户了解;二是分享成功案例,让农户看到新科技带来的优势,唯有如此,通过扭转观念才能更好实现“互联网+农业”融合。
农业是我国产业结构的基础,根深则叶茂,互联网是传统行业的助推器和润滑剂,能够让传统行业熠熠生辉。“互联网+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通过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将农业的产业化升级,也可以将农业的可持续化持续推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