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会工作者教师招聘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教师招聘试题

教师招聘笔试模拟练习题1

华图教育 | 2023-04-24 13:42

收藏

1."性恶论"最早是由( )提出的。

A.孟子 B.孔子? C.董仲舒 D.荀子

2.确定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A.学习者的需求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C.科学的发展

D.教师的教学水平

3.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其目的在于( )。

A.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B.拓展学生视野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拓展和提升学生生活意义

4."情景-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

A.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法

B.巴班斯基的最优教学法

C.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D.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

5.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班级工作常常只见教学不见学生,只看学生分数不看学生其他发展,这种方式体现了( )。

A."学生中心"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领导方式

C."教学中心"领导方式

D."教育中心"领导方式

1.【答案】D。解析:性恶论最早由荀子提出,他认为“人之性善,其善者伪也”,提出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2.【答案】D。

3.【答案】C。解析:构建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

(1)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能够为学生树立典型化的人格榜样;

(3)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因此,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答案】D。解析: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它从科学上借鉴了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等研究成果。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首创,主要通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

5.【答案】C。解析:我国学校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的考评和教学成绩挂钩,导致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教学中心”和“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运用比较多,而题干中描述的班级管理方式:只见教学不见学生,只看分数不看发展的方式属于“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