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会工作者公务员行测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公务员行测试题

纵观历史,各个政治清明的朝代无不将立法视为治国之要务、理政之

华图教育 | 2023-07-11 09:45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纵观历史,各个政治清明的朝代无不将立法视为治国之要务、理政之圭臬;放眼世界,大凡社会洽理相对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都拥有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很强的依法执政意识。立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伸张社会正义,最终达致人民幸福、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但如果法只存留于字面,没有真正落地,显然就很难起到这种作用。所以在治理国家时,制定法律规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有多少真正得到了贯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C.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D.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句引入话题,指出历史和现在治理国家都需要立法,需要较强的法律意识。第二句介绍了立法的目的。第三句,通过转折词“但是”,引出重点,强调治理国家的法律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法律得落实。所以,文段重点是尾句,即落实法律的重要性。C项符合文段意图。A项“法与时转而治,治与世宣则有功”指的是法度应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才能治理好;社会治理与社会实际相适应,才能取得成效。B项“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强调执法能力强弱和国家的关系。D项强调立法的重要性。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