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有很多地方都涉及到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今天河北华图老师为大家总结了一些经常考到的,希望能为正在备考的考生提供借鉴。
一、经常考到的积极、消极作用
1.错觉
错觉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只要客观条件具备,错觉就会产生。
2.注意的起伏与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起伏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当注意某一对象时,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注意的起伏,有时也称注意的动摇。
注意的分散只有消极作用。注意的分散是指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
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如定势使解决问题的思维刻板化。思维定势有时也称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
功能固着(功能因素)只有消极作用。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例如,对于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当武器、坐凳等。
4.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被称为非正式群体。
二、考察方向
该考点一般出现在辨析题或判断题中较多,希望广大考生在做题过程中能够看清题干,区分哪些因素是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哪些因素是只有消极作用。这类题难度一般较小,是我们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出现必须能拿分的题,认真备考,不要因为粗心而错失机会。只有打牢基础,再遇到一些较难的题时才能游刃有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