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 《论语》——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
2.“庶、富、教”——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3.“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个人的关系;
4.“有教无类”——教育公平;
5.“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世界上最早提出的启发式教学原则;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8.“学而不厌”——终身学习;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1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巩固性教学原则;
11.学-思-行——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
12.倡导“社会本位论”。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最早提出“教育”一词;
2.倡导“性善论”——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选自思孟学派《中庸》,提出对于教学过程的认识;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锻炼法;
5.提出“盈科而后进”——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6.“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7.倡导“个人本位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