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河北唐山路北教师招聘笔试备考:模拟题(十九)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语文、数学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
2.“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的是教学要遵循(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3.“揠苗助长”主要违背了儿童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学习的联结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 )。
A.尝试错误过程 B.推理过程
C.反思过程 D.领悟过程
5.学生因榜样作用而习得社会规范,态度和感情的学习称为( )。
A.命题学习 B.符号学习
C.观察学习 D.有意义学习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分类。按照课程的内容属性,可以分为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重视对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比如各门学科语文、数学都属于学科课程,也属于分科课程。故本题选A。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出自于《论语》,是在强调教学要时常复习,因此要遵循巩固性原则。故本题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其中,身心发展顺序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揠苗助长”,指的是把苗拔起来,帮助其生长,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比喻任何事物的发展要坚持循序渐进,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而进行。违背了顺序性。故本题选B。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联结主义。联结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联结主义包括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班杜拉的社会模仿、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其中尝试错误过程属于学习的联结主义。故本题选A。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观察性学习。观察性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的行为。看到榜样激发自己的学习,就是通过观察到榜样人物而进行的一种学习,包括社会规范、态度和感情的。故本题选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