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996 年,意大利帕尔马的脑科学研究人员发现,在猴子大脑里存在一种特殊的细胞,叫镜像神经元,让猴子看到或听到一个动作,当它自己做这一动作时,这些细胞会兴奋。后来的研究证明,人脑中也存在这种镜像神经元,能够感受对方的害怕和愤怒、难过和恶心;复杂的感受如害羞、孤独和不受欢迎,也都能够通过镜像神经元明显地感受到。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表情或者经历过的情感状态,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让我们体验到他人的感受,走进别人的情感世界。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同情”的魔力
B.何谓神经元
C.脑科学的新发现
D.“爱”的潜在根源
49.中国的 FAST(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的落成,为何引起海内外的热烈关注?原因有三,一是看得远。作为目前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 在理论上可以接收到137 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二是很灵活。FAST 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变化,带动索网上的 4450 个反射单元,在射电电源方向形成 300 米口径瞬时抛物面,极大提升观测效率。三是高精度。FAST 射电望远镜 500 米的结构,处处都是毫米级的精度要求;用来编织索网的 7000 多根手臂般粗细的钢缆,每一根的加工精度都被控制在 1 毫米以内;最终的天线精度是 3 个毫米,小面板的制造精度是 1.5 毫米。这一切意味着我们将能倾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
这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
A.海内外热烈关注中国的 FAST
B.走近中国 FAST 走进宇宙深处
C.中国的 FAST 有三大过人之处
D.一起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
48.【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以“关于猴子的最新研究”引出“镜像神经元”这一话题。 接着通过“后来的研究证明”和“也”将话题引到“人”身上,并指出“人脑中也存在镜像神经元”,并指出“镜像神经元的作用”,即能够对他人的体验感同身受,走进别人的情感世界。
第二步,文段是“分-总”结构,重点落在最后两句话,谈论的是“镜像神经元”可以体验别人的感受和情感。
第三步,对比选项,A 中“‘同情’的魔力”,这里的“同情”,用双引号引起,不是用“同情”的本意,其本意是“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有一种悲悯之情”,而这里的“同情”采用其字面意思,指的是“相同的感情”,符合文中对“镜像神经元走进别人情感世界”的论述。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神经元”并非文段重点,文段谈论的是“镜像神经元”。
C 项“脑科学的新发现”概括含糊,不明确,且不能体现“镜像神经元的作用”。
D 项中“‘爱’的潜在根源”文段并未提到,且“爱”这个词范畴过于宽泛,文段说的是“镜像神经元让我们能体验到他人的感受”,“同情”更精确。
49.【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谈到中国的 FAST 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之后从“看得远”“很灵活”“高精度”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 FAST 望远镜的高能绝技,最后一句通过宏观指代词“这”对上文做出总结。
第二步,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中“这”概括的是 FAST 的三个特点,之后谈到我们可以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
第三步,对比选项,B 项“走进 FAST”对应“FAST 的三个特点”,“走进宇宙深处”对应“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只谈到 FAST 广受关注,并没有论述 FAST 的使用价值,概括不全。
C 项对应文段中间的解释说明内容,并非文段重点。
D 项并没有谈到本文的主体词“FAS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