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会工作者教师招聘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教师招聘试题

教师招聘初中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华图教育 | 2023-10-07 10:48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分析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2.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学会正确评价曹操的方法,提高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3.感受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养成辩证评价人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正确地评价曹操的功与过;区分赤壁之战的史实与《三国演义》记载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上课初,教师提问学生“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语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从春秋战国到三国的史实是否验证了这一点?三国鼎立是如何形成的?”待学生回答后,顺势引出本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环节一:官渡之战

课件呈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引导学生分析概括东汉末年的形势。教师总结补充东汉末年的局势为: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为扩张势力,征战不休,使得百姓饱受战争之苦,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渴望安定。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北方的割据势力都有谁,谁最有可能完成北方的统一。最后,让学生阅读官渡之战的形势图,小组讨论官渡之战的相关史实。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