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五四运动》是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内容,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挥了动员广泛的群众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和力量、促进先进的中国人从以西方为师到以俄为师、中国革命依靠的主要力量发生变化,进而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重大转型,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一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本课在本专题中具有重要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3.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要做到重点突出,因此我确定本文教学重点为: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教学难点为:对五四精神意义的理解。
二、说学情
备课是讲好一节课的前提,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因此在教学之前我会首先分析一下本阶段学生的情况。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了基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有些抽象的问题还不能分析,需要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运用生活里的内容来启发他们的思考。所以我会基于这个学段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来设计教学方案。
三、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教师个人风格,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法、讨论法和观察法。多媒体辅助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法,通过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法,让学生主动运动自己的观察能力,从教材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现代教学思想尤其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这堂课我确定如下学法:讨论法和合作研究学习法,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收集有效信息,思考、讨论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懂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