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河北唐山军队文职备考:解剖生理(临床医学)
一、解剖生理
(一)食管
食管是连接于口腔、咽腔和胃的通道。从中切牙至食管入口处约15cm,因此临床上插置胃管时,当胃管下行15cm左右时,应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以利于胃管顺利进入食管。食管全长25~30cm,从中切牙至责门处约40cm。
(二)胃
胃由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四个部分构成,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胃的主要功能包括:暂时贮存食物,通过胃的节律性运动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以利于食物在胃内消化,形成食糜,并通过其运动将食糜排入十二指肠。胃的排空时间与饮食成分有关,一般混合性食物胃排空约需4~6小时。
胃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为腹壁脏层)。黏膜层含有丰富的腺体,有责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3种,主要由3种细胞组成:
1.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2.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3.黏液细胞主要分泌碱性黏液。
(三)小肠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全长约6米。十二指肠分为:
①球部,是溃疡病的好发部位;
②十二指肠乳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开口处,称为壶腹部;
③水平部;
④升部,十二指肠悬韧带是上、下消化道的分界线。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小肠内有由十二指肠腺和肠腺两种腺体,分泌小肠液对食物具有消化和促进吸收的作用。一般混合性食物在小肠内停留3~8小时。
(四)大肠
大肠分为盲肠(包括阑尾)、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管。全长约1.5m。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大肠内有许多细菌,具有能分解食物残渣和植物纤维的酶,可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分解肠内容物后还可产生乳酸、脂肪酸、硫化氢等。食物在大肠内约停留16~19小时,最终使食物残渣浓缩成粪便而排出。
(五)肝、胆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一个多功能器官,其主要功能有:①生成胆汁;②是人体进行蛋白质、脂肪和糖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③参与维生素和激素的合成与代谢;④是人体主要解毒器官,肠道吸收或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大多由肝解毒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胆道系统由数级胆管和胆囊构成。胆管主要起运输和排泄胆汁作用,胆囊则主要起浓缩胆汁和调节胆汁流量作用。
(六)胰
胰腺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外分泌物主要是胰液,其有机物胰淀粉酶、胰蛋白酶与糜蛋白酶、胰脂肪酶,分别对糖、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无机物主要是碳酸氢盐,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胃酸以保护肠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提供最适宜的活动环境。胰腺的内分泌功能主要是指胰岛A、B和D细胞所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分别升高、降低血糖及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
二、分类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器官和消化道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前者包括肝、胆、胰等器官病变,后者包括食管、胃、肠道病变。
2020河北唐山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眩晕(中医学)
一、眩晕的常见病因
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周围性眩晕与耳部疾病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二、眩晕的病机
1.肝阳上扰清窍:忧思恼怒过度,使肝阴耗伤,肝火偏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发生眩晕。或素体肾亏,病后伤及肾阴,水不涵木,阴虚则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
2.肾精不足:先天不足,或劳欲过度,均可导致肾精亏耗,生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脑为髓海,因髓海不足而发生眩晕。
3.气血亏损: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开,血虚则脑失所养,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发生眩晕。
4.痰浊上扰清窍:恣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湿聚生痰,痰湿交阻,则清阳不开,浊阴不降,发为眩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