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综合知识,共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法律法规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知识点众多,并且容易混淆。所以我们需要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区分与辨别,以加强我们的记忆效果。
一、关于“中心”或“核心”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
教育方针的核心是教育目的。
4、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计划的中心是科目的设置;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的核心是教材。
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关爱学生。
6、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学;教学的中心是上课;上课的中心是领会知识。
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管理。
8、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识。
9、人格的核心是性格;性格的核心是态度;态度的核心是情感。
10、创造力的核心是发散思维;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
二、关于“易混人物”
1、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
2、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
3、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之父
4、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5、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
6、泰勒:现代课程评价之父
三、关于“易混概念”
1、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是唯一的,培养目标是多样的,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教材与教科书:教材包括教科书。
4、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
5、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途径与内容的关系,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智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6、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不同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
四、关于教育学中的“矛盾”
1、教育中的主要矛盾是: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2、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矛盾: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即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