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是幼教教师招聘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认知发展所占比重颇大,而想象则重点之重点,涉及选择、简答、案例分析等多种题型。为了更好地帮助众多考生答疑解惑,下面河北华图教师将主要针对客观题易错知识点展开分析。
易错知识点一:想象的含义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两大基本特点。
【华图教师解读1】“新形象”意味着:所有的想象均有新颖性,均有创造的成分。
例:(判断)根据有无创造,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
答案:×
解析: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根据其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
【华图教师解读2】“新形象”意味着有创造性,“形象性”意味着生动形象。但是想象的基本特征只有两个:形象性和新颖性。
例:(多选)想象的基本特征有( )。
A.直观性 B.形象性 C.新颖性 D.概括性
答案:BC
易错知识点二:无意想象的特点
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影响
【华图教师解读1】第一点、第二点是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两者虽然都会因外界刺激而变化,但前者强调是要由刺激才能产生想象,仅一件事;而后者则强调的是变化,已经在做A,转向了B。
例1: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
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例2: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了( )。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B.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D.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答案:AA
【华图教师解读2】第二、三点,部分考生也会混淆。两者都是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但是,前者-主题不稳定,更多强调的是内容类型的变化;后者-内容零散,则主要是内容间没有有机联系。
例3:小班幼儿绘画时常常是画了“气球”,又画“小鱼”,再画“小船”,最后还画了一把“牙刷”。总之,他们往往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这表明幼儿想象的一个特点是( )。
A.想象受情绪影响
B.想象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D.以想象结果为满足
答案:C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