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会工作者教师招聘试题

首页 > 试题汇总 > 教师招聘试题

教师招聘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

华图教育 | 2023-10-07 10:48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3.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难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对五四精神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mv《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同学们,我们知道五月四日被定为“青年节”。那么,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有关?进而引入本课《五四运动》

(二)新授

1.五四运动的背景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文,概括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学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教师: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独立,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2.五四运动的爆发

教师引导:假如你是当时一位爱国的中国记者,请用自己的语言,报导五四爱国运动的概况。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

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教师出示图片,加深印象。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