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师招聘备考

首页 >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师招聘备考

2020河北教师招聘备考: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和谐教育思想

未知 | 2020-03-23 14:38

收藏

文章页

  一、苏霍姆林斯基“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毕生的追求。他认为要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必须对他们实施全面和谐的教育,他说:“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达到和谐的发展。”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应该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信制约的。

  (一)德育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德育应在教育任务中占有统帅全局的地位。这是因为:第一,社会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是一个有道德的人;第二,道德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提供精神力量。形象地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一切方面的光源”。

  (二)智育

  智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明确提出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智能,通过智育形成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发展其认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公民。

  (三)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从全面发展要求的高度论述了体育的重要性,他说:“良好的健康状况、精神饱满和体力充沛——这是朝气蓬勃地感知世界,乐观主义精神和随时准备克服困难的思想的最重要的条件。”他坚决反对让学生一连五六个小时做在那里啃书本。提倡让学生“积极地休息”,并认为参加文体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很重视美育,他认为,美育是德育的深化和丰富化。他指出内心美和外在美的统一—这才是道德高尚的美德表现。在美育方法上,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不能用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用美丽的童话,用娓娓动听的故事、动人心弦的英雄事迹、言语无法表达的绘画、优美的旋律等,来打动孩子们的心灵,触及情感的深处。经过长期美的陶冶,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劳动观点。他主张并实践的劳动教育决不只是作为一种道德教育和培养劳动技术的措施,而是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精神生活和集体生活中去,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培养出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知识技能、情感与创造的智慧和精神得到统一的发展。

  二、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其灵魂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一)体育

  体育是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在教育上实践必须先于理论,身体的训练应该在智力训练之前。亚里士多德说:“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当然应该先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然后再及于理性方面,我们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然后启发其理智。”他反对只注重儿童身体锻炼的体育,认为体育不但要增强学生身体的发展,更要促进人的心智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德育

  亚里士多德肯定了知识和理智对于人的美德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必须要有实际的训练,养成在行为中正确选择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完善道德。他认为美德不仅是一种道德知识,更重要是一种道德行为。

  (三)智育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只有掌握理性知识,才能对事物有深刻见解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他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开发人的理智灵魂,智育的重要功能就是开发人的理智灵魂,培养人的理性美德。

  (四)美育

  亚里士多德很重视美育在人的和谐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尤其强调音乐教育对人的理性培养和发展的巨大作用。他认为美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精神。

  综上所述,二者虽然都主张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但苏霍姆林斯基“和谐全面发展教育”与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区别在于,亚里士多德强调德、智、体、美四方面和谐发展,而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指的是德、智、体、美、劳五方面,更接近于我国目前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

——相关阅读——

2020河北教师招聘公告汇总

2020河北教师招聘报考指导

2020河北教师招聘笔试课程

2020河北教师招聘面试课程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教师笔试备考资料包

教综高频+教综易错...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教师招聘面试礼包

教师结构化题库+结构化精选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咨询
河北教师考试笔试系统班 【教招-教综】基础+要点
【教招-公基】基础+要点
【教招-教综】刷题
【教招-公基】刷题
【特岗-教综】基础+刷题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