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教招聘考试中常有一些和数字有关的考点出现,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所以考生对这些数字的记忆稍有失误就失分了,为了帮助大家顺利拿下和数字有关的知识点,小编特意为大家做了部分整理,希望在考试中能够助考生一臂之力。
幼儿园适龄幼儿一般为3周岁至6周岁,幼儿园一般为三年制。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幼儿园规模应当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一般不超过360人。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周岁至4周岁)25人,中班(4周岁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酌减。
幼儿园应当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其中户外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保证幼儿每天睡眠11~12小时,其中午睡应达到2小时左右。幼儿园正餐间隔时间为3.5-4小时。
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
幼儿应该养成爱护眼睛的习惯,连续看电视的时间小班不超过15分钟,中班不超过20分钟,大班不超过30分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在力量和耐力方面有如下期望:小班幼儿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中班为15秒左右,大班20秒左右。小班幼儿能快跑15米左右,中班20米左右,大班25米左右。小班幼儿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中班5米左右,大班8米左右。
在感知和理解数方面,小班的目标是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大班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大班幼儿(5-6岁)不但能准确的表现2/4和4/4的歌曲和节奏,同时对三拍子歌曲的节奏及弱起节奏也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
儿童脑细胞的耗氧量约为全身耗氧量的50%。充足的氧气是维持儿童脑细胞正常活动的基本条件。
儿童早期,特别是3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适宜的视觉刺激有益于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
婴幼儿期的生理性远视会随着眼球的发育,眼球前后距离变长,一般到5岁左右,就可成为正视(正常视力)。
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7月是颁布,并于9月正式实施的。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于2016年3月正式实施,同时1996年3月的《规程》废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由教育部制定,于2010年10月正式实施。
今天的知识点整理要告一段落了,和数字有关的知识点还有很多,我们下期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