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各个地区的教师招聘考试都陆陆续续开始,今天华图的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先秦文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各地参加考试的考生,尤其是参加事业单位教师岗的考生。
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先秦文学主要由上古神话、诗歌、散文构成。
(一)神话传说
1.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其中著名的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
(二)上古歌谣
1.《诗经》
(1)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
(2)基本艺术手法:赋、比、兴
朱熹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3)构成:风、雅、颂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是《诗经》的核心内容;
雅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间诗歌。包括大雅和小雅;
颂指宗庙祭祀之乐,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统治者功德的乐曲,分“周颂”、“鲁颂”、“商颂”。
《楚辞》
含义:一是诗歌的题材,二是屈原、宋玉、王褒、贾谊等人诗歌总集的名称,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与《诗经》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
(2)“骚”或“骚体”: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3)屈原: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4)“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以男女君臣相比况的常见的创作手法。
(三)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指在先秦时代,一些记载历史兴废之迹的著作,本为历史书,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故称为历史散文,主要以《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其中《左传》与《战国策》文学价值最高。
分类 | 作品 |
编年体 |
《春秋》 “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左传》,左丘明所作,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代表作:《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秦晋殽之战》等。 |
国别体 |
《国语》,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战国策》,汉代刘向所编。主要记载战国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活动。代表作:《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等。 |
记言史书 | 《尚书》,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
(四)诸子百家散文
在春秋战国时代,随着诸子争鸣的兴起,各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出现了以论说为主的著作,统称之为诸子散文。
著作 | 特点 |
《论语》 |
以记载孔子及其少数弟子有关言行的语录体著作 孔子被称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核心是“仁” |
《孟子》 |
以记载孟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特征是“说理性”,文章雄辩、充满论战性质;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
《老子》 |
作者:老子,姓李名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思想家; 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
《庄子》 |
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无为”;“朴素辩证法与相对主义”;崇尚顺应自然;全性保命;精神超脱——逍遥游、“无待”;蔑视礼法、愤世嫉俗。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