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讲课、做题还是考试过程中,学习策略一章都是易混点。虽然考察的题目大多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但如果能掌握此部分的记忆技巧,则能做到又快又准完成题目。让我们一起来拿分吧!
(此篇文章只涉及认知策略的技巧,元认知和资源管理策略部分不涉及。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记忆习惯,选择是否采纳图图的建议哦!)
认知策略包括三个部分: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一、复述策略:
指在工作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常用的复述策略有:
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排除相互干扰
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多种感官参与
复习形式多样化
划线
记忆技巧:“复述就是排除整体划线,利用多种复习”
二、精加工策略
就是通过把所学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
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法
做笔记
提问
生成性学习
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记忆方法:精打细算的女人天天利用背景做生计题
三、组织策略
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常用的组织策略:
列提纲
利用图形(流程图、网络关系图)
利用表格
记忆方法:“利用图表列提纲”
四、三者区别
复述策略是使学习者的注意保持在学习材料上;精细加工策略是无中生有,增加信息;组织策略是忠实原材料,创造新形象。
相信通过上面的梳理同学们对认知策略的部分已经能够理清了吧。接下来我们做几道题实验一下吧。
1.林琳在听课时,时常将学习内容的要点以划线的方式在书上做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控策略 D.计划策略
2.数学老师要求学生反复背诵乘法口诀表以保持长时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认知策略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叫做(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4.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5.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6.在复杂知识的教学中,可采用指导学生释义,写概要,创造类比,用自己的话写出释、解释、自问自答等具体技术,这是有效且适合于学习与记忆陈述性知识策略中的(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讲授策略
7.小丽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常对其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生动有趣。小丽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8.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9.做笔记是一种常用的(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0.对所学过的材料用列提纲的方法进行归纳的是( )
A.元认知策略B.复述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11.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有人按字母拼音归类识字,这属于( )
A.复述策略 B.元认知调节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2.( )是指对要记忆的新信息,按照项目之间的相似性或项目之间在关系归类,并形成一定结构模式的过程。
A.复述 B.维持性复述 C.组织 D.精制性复述
13.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然后写出重点的策略属于( )
A.元认知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14.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总结策略
15.《红楼梦》一书,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 B.复述策略中的表格化
C.精细加工策略中的利用表格 D.组织策略中的利用网络关系
16.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依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 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B
6.B 7.B 8.B 9.C 10.D
11.D 12.C 13.C 14.B 15.A
16.B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