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师招聘备考

首页 >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师招聘备考

2020河北教师招聘备考:为什么“惩罚”不等于“负强化”

未知 | 2020-03-30 11:31

收藏

文章页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学生们总发愁的问题,而正是由于对于此部分的内容理解不透彻,所以做题才总是出错,这里,华图老师给你总结了妙招,教你遇到同类题目,怎样百分百不出错。

  第一步:确定刺激指向的行为

  这一步非常关键,如果行为确定有误,那么直接导致相反的答案,所以,一定要看,哪个行为发生改变了,重中之重是确定被施加或撤销的刺激是指向哪个行为,一会儿下面会列出相关的题目,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第二步:判断行为发生的概率

  这个步骤确定基本就能确定问题的答案了,但是前提是我们得知道,行为的增加一定是强化,行为的减少则有两种情况,一是惩罚,一是消退。

  第三步:判断“正负”

  强化也有两种情况,如果是给了一个刺激,那么就是正强化;如果是撤了一个刺激,那么就是负强化。再来看惩罚,同样的道理,如果是给了一个刺激,则是正惩罚,也叫呈现性惩罚;如果是撤了一个刺激,则是负惩罚,也叫取消性惩罚。还有一种特殊的,那就是不予刺激,则是消退。

  那么经过三步走,题目的答案就可以确定了,接下来,拿几个题目练练手吧。

  例1: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分析:首先判断题干里的行为,即“按时完成作业”,从题里可知,该行为接下来发生的概率是增加了,所以肯定是强化,排除CD;接着看,“不再批评他”则是撤了一个刺激,所以是负强化,因此,本题选B。

  例2:小林总是上学迟到,为此老师取消小林一次春游的特权,以后他很少迟到。这是运用了(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分析:先看本题中出现的行为,不少同学可能发现了,有两个,即“上学迟到”和“很少迟到”。那么,我们应该判断哪个呢?一定看清楚我所说的,“刺激指向的行为”到底是哪个?老师取消春游的特权是由于学生上学迟到而给的,所以我们判断的行为是“上学迟到”,如果判断错直接误选答案了。好,我们接着看,“上学迟到”的行为是减少了,所以一定是惩罚,排除AB。再看是“取消了春游的特权”则是撤了一个刺激,所以是负惩罚,也就是取消性惩罚,选D。

  例3: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

  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

  分析:先找行为,即“哭闹买玩具”,妈妈不予理睬后该行为发生的概率是降低了,所以排除AB;接下来看,“妈妈不予理睬”实际是没有给予任何刺激,则是消退,本题选D。

  小伙伴们看了老师的讲解后,是不是对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呢?所以,“惩罚”跟“负强化”并不是一回事。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你们最高效做题,得高分!接下来,老师还会不断总结出做题的规律给大家,我们下期见。

——相关阅读——

2020河北教师招聘公告汇总

2020河北教师招聘报考指导

2020河北教师招聘笔试课程

2020河北教师招聘面试课程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教师笔试备考资料包

教综高频+教综易错...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教师招聘面试礼包

教师结构化题库+结构化精选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咨询
河北教师考试笔试系统班 【教招-教综】基础+要点
【教招-公基】基础+要点
【教招-教综】刷题
【教招-公基】刷题
【特岗-教综】基础+刷题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