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1】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例题】
1.遗传物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物质前提 B.主导因素 C.关键因素 D.无关因素
2.“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 )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人的主观因素
3.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
4.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
A.个体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遗传因素
答案:ABBA
【高频考点2】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规律性 | 特点 | 教育措施 | 考点 |
顺序性 |
由低级到高级 发展的不可逆 |
循序渐进 |
揠苗助长 凌节而施 学不躐等 |
阶段性 | 按年龄特征划分段 |
抓住主要矛盾 有针对性 |
一刀切、一锅煮 青少年成人化 |
不平衡性 |
同一方面不平衡 不同方面不平衡 |
抓住关键期 |
高速发展期 短暂敏感期 |
互补性 |
同一方面互补 不同方面互补 |
长善救失 全面发展 |
身残志坚 |
个别差异性 | 兴趣、爱好、性格 | 因材施教 |
少年得志 大器晚成 |
【例题】
1、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 )的表现。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2、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 顺序性 B. 个别差异性 C. 阶段性 D. 互补性
答案:DC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