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构成教学方法运用的细节或形式。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某种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地完成某种教学任务。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而教学方式只能被运用于教学方法,它本身不能独立地完成某种教学任务。广义的教学方式外延很广,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甚至涉及教学内容的组合与安排。
教学手段:指为完成教学任务,配合某种教学方法而采用的器具、资料与设施等。
教学模式: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多种方法的特定组合。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教学媒体:指在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按感官来分主要包括听觉、视觉、视听型和交互型;按媒体的表达手段可分为口语、印刷和电子媒体。
例题1:
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称为( )。
A.教学理念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D.教学策略
【答案】D
例题2: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答案】D
例题3:
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答案】D
二、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的结构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如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等。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教育目的指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一个国家教育的最高理想也是通过教育目的实现的。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例题1:
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规律
C.教育目的 D.教育制度
【答案】C
例题2:
人们通常将“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称为(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答案】B
例题3:
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 )
【答案】错误
例题4:
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原则 D.德育目标
【答案】B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