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教师招聘考试的同学们应该会明显感受到,招教考试报名人数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就是考试题目越来越难,出现了一些往年并没有见过的考点。比如说著名教育家叶澜的教育思想在2017年石家庄市直考试中就有涉及,下面我将带大家一起分析叶澜的教育思想以及考点。
一、主要观点
观点一,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把创造带给老师,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
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老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璞归真。
观点五,教师的定位:“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
观点六,“交往起源说”:叶澜在其著作《教育原理》一书中讲“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而不是生产劳动,尽管人类社会最初的交往活动大量是在劳动中进行的,但我们依然不取生产劳动为教育的形态起源。”因为教育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劳动中的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所以,劳动不是教育的形态起源,教育的形态只能是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真题展示】
1.关于教育起源,持“交往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B )。
A.杨贤江 B.叶澜
C.蔡元培 D.孟禄
观点七,教师发展的五阶段: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阶段名称 | 时限 | 主要特征 |
1.“非关注”阶段 | 正式教师教育之前 | 无意识中以非教师职业定向的形式形成了较稳固的教育信念,具备了一些“直觉式”的“前科学”知识与教师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一般能力。 |
2.“虚拟关注”阶段 | 师范学习阶段(包括实习期) | 对合格教师的要求开始思考,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某些经验,对教育理论及教师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有了对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 |
3.“生存关注”阶段 | 新任教师阶段 | 在“现实的冲击”下,产生了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特别关注专业活动中的“生存”技能,专业发展集中在专业态度和动机方面。 |
4.“任务关注”阶段 | 随着教学基本“生存”知识、技能的掌握,自信心日益增加,由关注自我的生存转到更多的关注教学,由关注“我能行吗”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能行”。 | |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 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自觉依照教师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条件,有意识的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积累了比较科学的个人实践知识。 |
【真题展示】
2.我国学者叶澜等将教师成长阶段划分为( A )。
A.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和自我更新关注五个阶段
B.新手阶段、高级新手、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五个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三个阶段
D.准备、求生、巩固、更新、成熟五个阶段
3.【2017年石家庄市直-10】张老师是一名数学老师,在近两年的教学中,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喜欢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开始关注有关数学和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争取成为学生尊敬的“数学名师”。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张老师处于(C )。
A.“虚拟关注”阶段 B.“生存关注”阶段
C.“任务关注”阶段 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以上是对叶澜教育思想的考点梳理,前面几个观点属于识记型知识,但其教师发展的五阶段论属于理解型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理解基础上准确把握,这样才能应对变化多端的考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