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师招聘备考

首页 >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师招聘备考

2020河北教师招聘知识点解读:凯洛夫和斯宾塞

未知 | 2020-03-23 11:57

收藏

文章页

  《教育学》中曾多次提到凯洛夫和斯宾塞,这里根据他们在书中出现的顺序,总结了其在出现章节的关键内容,从而让众考生有一个线索式的记忆。

  先说凯洛夫在教育学中都有哪些成就吧!凯洛夫在教育学中出现过三次,分别如下:

  第一次: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凯洛夫作为劳动起源说的代表出现。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第二次:

  第一章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在发展多样化阶段提到凯洛夫: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第三次:

  第九章第二节——教学过程,在有关教学过程的理论中提到:

  20世纪40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他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并且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又称教育的简捷性)。

  接下来说斯宾塞在教育学中分别都出现在哪里呢?这里总结了斯宾塞四次“现身”。

  第一次:

  第一章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阶段中,在发展多样化阶段提到斯宾塞。

  斯宾塞是一位英国社会学家,也是著名的实证主义者,著有《教育论》(1860)。该书是斯宾塞先期发表的4篇论文《智育》、《德育》《体育》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合集。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

  第二次: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介绍了: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斯宾塞本身作为一个社会学家,本身就有“生活预备说”这一说法,不过这里,我们把斯宾塞归在社会本位论中,社会本位论代表学者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求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唯一依据。

  第三次:

  第七章第一节——课程的概述,在课程理论的发展中,提到斯宾塞:

  第一个进入人的视野的真正课程问题,是由斯宾塞于1859年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是课程问题明确化的开端。斯宾塞认为:“在能够制定一个合理课程之前,必须确定最需要知道些什么东西……必须弄清楚各种知识的比较价值”。他讲究知识的价值,注重人的社会生活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他把课程仅仅看成是科学知识,则有所偏颇。

  第四次: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特点,提到实质教育论:

  实质教育又称“实质训练”,是欧洲18—19世纪,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其思想来源于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赛等人。同形式教育相对,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它是资产阶级关于普通教育设置学校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种教育理论。

  当然,凯洛夫、斯宾塞两位人物并不仅仅在教育学中出现过这几次,只是根据一般教育学讲义中出现的顺序做了一个梳理,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还会继续丰富。

——相关阅读——

2020河北教师招聘公告汇总

2020河北教师招聘报考指导

2020河北教师招聘笔试课程

2020河北教师招聘面试课程

文章页
备考资料0元领

教师笔试备考资料包

教综高频+教综易错...

时政专项资料包

时政手册+时政模拟题

教师招聘面试礼包

教师结构化题库+结构化精选

备考图书
推荐课程
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咨询
河北教师考试笔试系统班 【教招-教综】基础+要点
【教招-公基】基础+要点
【教招-教综】刷题
【教招-公基】刷题
【特岗-教综】基础+刷题
立即购买 点击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